客服微信:hiholland 或 hidutch 电子邮件:info@mycnbook.com

网球少年成长路线图

销 售 价 :
€8.75
作  者 :
赵月 著 编著
所属分类 :
图书 > 教育语言 > 体育 > 体育理论
购买数量 :
- +

商品介绍

  • 作 者:赵月 著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07:00:00
  • 开 本:16开开
  • 页 数:124
  • 印刷时间:2017-11-01 07:00:00
  • 字 数:100千字千字
  • 装 帧:平装
  • 语  种:无
  • 版 次:1
  • 印 次:1
  • I S B N:9787513050333

目录

    一、让孩子对网球感兴趣| 001
二、让孩子接触网球| 007
三、教练的选择| 011
四、第一堂课| 017
五、伙伴训练和其他训练方法| 023
六、最佳状态| 030
七、为比赛做准备| 047
八、比赛| 061
九、夏令营和度假| 070
十、整装待发 | 073
十一、身体状况| 084
十二、精神游戏| 094
十三、压制——怎样才算过量| 101
十四、网球事业| 112
十五、深入网球组织| 118

内容简介

    网球少年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提高网球技术水平和获得优选,其运动素质、情绪管理和如何制定结果目标、过程目标,以及其父母、教练对网球的认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都是他们在网球路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书是作者专业训练(曾获得多个青少年网球比赛全国优选)、几十年的教学和留美学习后,对网球训练特别是少年网球训练的经验总结,内容涉及网球启蒙、教练的选择、为比赛准备、比赛中的调节等。本书是帮助网球少年成长的“

精彩内容

    文化实乃一至大之主题!自有生民以来,文化便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环视宇内,自古以来,诸文明抑或民族,莫不重视文化。文化研究事业亦迭代日新,历久不衰!  然而,文化之研究始得成为一门独立之科学,乃十九世纪产物。自科学史而言,科学事业,特别是以自然科学为代表,历经300余年之发展,迨至十九世纪,业已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诸社会科学紧随其后,借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之时风深韵,逐步从古典哲学脱胎而自立。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于《动力与生产法则》中始用德文“Kultur Wissenschaft”即“文化学”一词,列氏主张建立一种文化学,旨在“确定或认识人类与民族的教化的改善上所依赖的法则”。此后,德国学者C.E.克莱姆出版《普通文化学》,“文化学”一词于是在德文中变得“很为普遍”。英语世界中,泰勒实为提出类似观念之第一人。泰氏于1871年在其著《原始文化》中首次将文化进行界定,并将“习俗”纳入文化之范畴,为文化科学之创立,贡献极大!其关于文化之定义,亦成为经典。此外,泰氏于第一章中明确以“文化的科学”(The science of culture)为标题,且“以一种简洁的风格陈述了文化学的观点,勾勒出文化科学的轮廓”。嗣后,此门新兴科学方有所发展,但是个中亦颇具曲折。及至193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方正式提出英语“culturology”一词,即“文化学”。怀氏乃主张应以该词而取代“Science of Culture”,即“文化科学”一词。怀氏亦主张以自然科学为典范而建立独立之文化学!因其贡献,怀氏乃被学界尊称为“文化学之父”。  因中西接触后民族振奋之需要,以及向来之传统,吾国学界素来亦重视文化之研究。最早在1924年,即使用了“文化学”一词!自西学东渐以来“‘文化学’在中国的倡导,受到欧洲的学科概念启发颇深”。然后,西方学术之影响仅此而已。彼时,西方学界尚无系统之理论,亦谈不上对吾国文化学之实质性影响。是故,吾国文化学之创建,无疑实乃独立自主之事业。而谓此独立自主之事业之要旨,一言以蔽之,乃在于比较中西文化之异同以寻求中国之富强。其中尤为着力者,当属黄文山、陈序经、阎焕文诸位学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文化学因诸种缘由,消遁于庠序之间。自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文化学之构建复有一定之进展,但其路漫漫而修远兮,吾侪自当奋力!  本书之写作实依赖上课之讲义,经年之修改、补裰,始乃成书。  全书总计十一章,分属于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总论,重点讲解文化概念之定义、构成、功能等;第二部分为学科的历史,旨在介绍文化学的学科定位、主要特征及其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为理论及方法,集中介绍主要的理论流派及常用的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为专题研究,专门研究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接触与互动;以及文化与地理环境、民族、权力、经济等的关系。  著书立说,务须言简意赅,内容枝干详略得当。然,限于学力,不足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著者自负,以有正于方家!  是为序!    常棣 丁酉年腊月二十六日凌晨于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