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与制度1
激活民营企业“优良基因”,优化PPP项目投资结构/张乐3
PPP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罗桂连10
信息不对称理论下地方政府应用PPP模式的动机分析/高科17
如何实现PPP项目从重建设到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转变/杨洋24
PPP如何做,才能更有情怀?—兼谈设计在PPP项目中的作用/王强31
财政承受能力10%红线约束的几点思考/杨宝昆40
PPP可持续的主要障碍及改革主张/刘穷志54
对PPP咨询机构与专家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任兵64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PPP模式:特征与路径/孙辉67
如何有效激励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王欢明熊伟75
如何看待PPP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为例/吴健唐蜜80
社会资本方视角PPP落地难实证研究—区域发展成熟度、政府信誉与中国PPP落地水平/吴健李学乐92
实现PPP模式健康发展的探讨/宋金波111
统一思想回归初心严防地方债务恶性增长促进PPP健康可持续发展/张云峰118
第二篇 投融资与财务127
PPP项目融资的理想模式与现实选择/刘国艳129
当前PPP项目中针对财务报表合并问题的结构化融资方式及其发展/陆京泽136
PPP证券化需要重视的若干问题/李茂年刘焕礼146
被误读的建设项目资本金—兼议资本金制度与PPP项目资本金融资模式之完善/黄华珍160
PPP项目的会计核算问题初探/郑敬波174
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产业基金的模式探讨/赵威181
PPP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方式及主要法律问题/李文李茂年193
PPP融资:英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李清彬200
针对PPP特点,借鉴项目融资做法,破解PPP融资难/尹昱225
政府视角下PPP项目投资控制要点——以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PPP项目为例/许瑞祥232
第三篇 法律与合同239
行政行为之不当对PPP合同效力的影响探究/谭敬慧241
关于“PPP+土地一体化交易”的实践及思考/张晓峰255
PPP项目特许经营权争议处理与预防——结合近六年百份判决书分析/汪金敏杨阳263
PPP项目执行阶段的履约评价/刘飞朱宁馨276
PPP立法宜明确可转让的特许经营权可以质押—兼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53号》/江河284
政府方PPP项目合同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探讨/沈翔韩光耀292
第四篇 案例与实施301
轨道交通PPP模式的问题分析及完善路径/吴健刘效清303
铁路推进PPP顶层配套改革和市场化运作需双管齐下/唐智伟319
海绵城市建设与PPP模式的几点思考—基于玉溪市的案例分析/陈义正328
社会资本联合体参与PPP项目的实践分享/唐琳336
从北京兴延高速案例再解析PPP项目成功推进的几个关键环节/田丽凤黄文军342
PPP项目财务收益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探析/丁玉芳杨卫青350
PPP项目社会资本选择若干问题再议/叶继涛364
城市轨道交通PPP研究实践与发展/傅晓朱玲371
特色小镇项目的PPP边界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焦军387
PPP项目公司股权分配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李清立顾天益吴维邮392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PPP全寿命期绩效管理研究/顾天益李清立周福新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