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
我的账户
购物车
搜索
客服微信:hiholland 或 hidutch
电子邮件:info@mycnbook.com
首页
小说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童书
人文社科
生活健康
文化艺术
教育语言
经济管理
科学技术
小说
情感小说
历史、军事小说
青春小说
官职场小说
诗歌
散文
杂文
中国文学
古典小说、诗词
古典文学理论
四大名著
历史古籍
民间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学名著
名人传记
现当代文学理论
科幻侦探小说
武侠小说
幽默漫画
名家作品集
外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学名著
名人传记
文学理论
科幻侦探小说
幽默漫画
童书
少儿读物
少儿注音读物
绘本卡通
启蒙读物
少儿艺术
少儿科普
手工制作
少儿-点读图书
低幼衔接
智力开发
卡片挂图
人文社科
宗教
伦理学、逻辑学
心理学
美学
中外哲学
中外历史
史学考古
旅游
地理
领导人著作
婚姻家庭
成功学
公共关系
应用文写作
新闻、传播
中外文化
社科其他
生活健康
中医
针灸推拿
家庭保健
生活休闲
美食烹饪
文化艺术
美术
摄影
雕塑版画
设计
收藏
民间工艺
历书
书法
篆刻
音乐
戏剧舞蹈
影视
文艺其他
教育语言
语言工具书
奥赛华赛
作文
学生字帖
外语
外语考试
中文
素质教育
地图
体育
棋牌
点读图书
科普读物
经济管理
经济理论
股票投资、期货
财政金融
会计
保险
大众经济读物
法学理论
管理理论
管理实务
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
市场营销
项目管理
职业经理
物流管理
质量管理
管理制度表格
酒店管理
房地产
电子商务
MBA、MPA
财富论坛
WTO
科学技术
图形图像
网页制作
工具书
数据库
编程语言
操作系统
网络技术
软硬件技术
计算机基础培训
园林艺术
建筑工程
建筑设计
种植业
养殖
兽医
农业科学
交通运输
综合工具书
环保
汽车维修
摩托车维修
编辑忆旧
销 售 价 :
€7.50
作 者 :
赵家璧
编著
所属分类 :
图书
>
中国文学
>
历史古籍
>
历史古籍
库存:
3
购买数量 :
-
+
件
推荐图书
假面山庄
€11.25
清单人生
€10.50
赵孟頫楷书习字帖
€9.50
老子
€4.00
成为
€24.50
一问一世界 畅销升级版
€17.00
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
€12.45
热点图书
山海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韬译注
€6.50
马氏温灸法
€9.75
耶路撒冷三千年
€19.50
月亮与六便士
€8.75
浮生六记
€8.20
三体全集 刘慈欣签章典藏版
€29.00
漫长的告别
€9.88
朝花夕拾
€6.00
少年维特的烦恼
€4.50
庄子(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
€6.25
商品介绍
作 者:
赵家璧
出版社:
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00:00:00
开 本:32开开
页 数:
印刷时间:2008-11-17 00:00:00
字 数:千字
装 帧:平装
语 种:无
版 次:
印 次:
I S B N:9787108027955
目录
我是怎样爱上文艺编辑工作的
使我对文学发生兴趣的第一部书
从爱读书到爱编书
我编的第一部成套书——《一角丛书》
鲁迅为《良友文学丛书》开了路
为了出好书——《鲁迅与书》序
重见丁玲话当年——《母亲》出版的前前后后
丁玲赠我以《母亲》
鲁迅与《木刻连环图画故事》
鲁迅·麦绥莱勒·连环画编文——参加连环画研究会有感
关于周扬编《高尔基纪念论文集》
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
鲁迅怎样编选《小说二集》
三十年代的革命新苗——专为左联青年作家编印的《中篇创作新集》
记四十五年前的一部小说年选
鲁迅编选《苏联版画集》
关于曹靖华编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
徐志摩和《志摩全集》——纪念诗人逝世五十周年
商务版《徐志摩全集》序
徐志摩和泰戈尔
记郑伯奇在良友图书公司
追叙未完成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
郑振铎和他的《中国版画史》
耿济之在“孤岛”的上海
悼念蔡元培先生
关于钱锺书的《围城》和师陀的《结婚》——《晨光文学丛书》中的两本长篇小说
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一套标志中美文化交流的丛书
一面战斗、团结的旗帜——纪念生活·读书·新知书店成立五十年
后记
显示更多>>
隐藏更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以其在良友图书公司期间的编辑活动为主,叙述其所见、所闻、所想,既是作者从事编辑工作的思考和经验总结,也是对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进步出版工作的综合概括。本书勾划了当时出版界、文化界的一幅活动蓝图,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当年文化界、出版界各种错综复杂的活动和斗争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版本采用生活·度数·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精彩内容
我是怎样爱上文艺编辑工作的
1922年我进松江县立**高小,国文老师王者五见我喜爱看书,就把教员办公室书橱里几包多年来尘封未动的《新青年》、《新潮》,一本一本地借给我带回家去。这使我**次接触到定期刊物这一出版形式,并从中吸取了许多新思想;更为我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发现课本之外还有一个极大天地。接着我便常去离家不远的松江县立图书馆,借阅新文艺小说和《小说月报》、《学生杂志》等。正巧这两年暑假,由共产党员侯绍裘担任校长的景贤女中,假图书馆大礼堂办了两期暑期学术演讲会,应邀来松演讲者有恽代英、陈望道、邵力子、杨贤江、沈雁冰等,我和几位小朋友都去听了。当时说不上听懂多少,至多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但对*后两位演讲者印象甚深,因为我已从《学生杂志》和《小说月报》的版权页上,知道他们分别是两种杂志的编辑。1923年,上海创办了《弥洒》,这本曾被鲁迅认为五四时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艺月刊,三位创办人中,赵祖康、钱江春都是松江人,胡山源正在景贤女中教书。这一刊物在小同学中广泛传阅,掀起了一阵热烈讨论的浪潮,这一则因为它是我们松江人编的,二则赵祖康的堂弟就在我们班里。事过后,我就和同级好友夏侠(松江叶榭人,天资聪慧,可惜升入交大附中后因厌世自杀)商议,我们自已不也可以编个刊物吗?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在王老师的同意下,在毕业前几月,居然用油印机编印了几十本分送级友。至于刊名叫什么,内容如何,完全记不起来了;但《弥洒》的出版,确实给了我想长大了当个文艺编辑的**个启示。
……
主编推荐
从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总结的《*国新文学大系》,到徐志摩的《爱眉小札》、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一本本新文学名作,经由作者走入万千读者的心中。
作者以亲切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一本本图书诞生的故事,动情地回忆了与蔡元培、鲁迅、茅盾、郑伯奇、郑振铎、徐志摩、曹靖华、丁玲等师友的交谊,记录了他们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孳孳于文化事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