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hiholland 或 hidutch 电子邮件:info@mycnbook.com

论共犯的二重性/刑事法学博士文库

销 售 价 :
€6.25
作  者 :
陈世伟|主编:陈忠林 编著
所属分类 :
图书 > 经济管理 > 法学理论 > 法学理论
购买数量 :
- +

商品介绍

  • 作 者:陈世伟|主编:陈忠林
  •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0-01 07:00:00
  • 开 本:32开开
  • 页 数:
  • 印刷时间:2008-10-01 07:00:00
  • 字 数:千字
  • 装 帧:
  • 语  种:无
  • 版 次:
  • 印 次:
  • I S B N:9787801859891

目录

    总序/1
内容摘要/1
引言/1
第一章  共犯属性论争述评/7
  第一节  共犯属性论争概述/7
    一、共犯从属性说/8
    二、共犯独立性说/9
    三、教唆犯(共犯)二重性说/10
  第二节  共犯属性论争评析/13
    一、“共犯从属性说”的评析/13
    二、“共犯独立性说”的评析/15
    三、“教唆犯(共犯)二重性说”的评析/16
  小结/17
第二章  “共犯二重性”新解/19
  第一节  行为本质特征的重新揭示/19
    一、研究刑法中行为的方法论概述/19
    二、现有行为理论概述/24
    (一)因果行为论(“自然行为论”)/25
    (二)目的行为论/26
    (三)社会行为论/26
    (四)人格行为论/27
    (五)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代表性的行为概念/27
    (六)我国“刑法中的行为”之通说/28
    三、对现有行为理论的理性批判/29
    (一)对“因果行为论”的批判/29
    (二)对“目的行为论”的批判/30
    (三)对“社会行为论”的批判/31
    (四)对“人格行为论”的批判/32
    (五)对“控制原则”的批判/33
    (六)对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中行为概念的批判/35
    四、“刑法中行为”的新认识/37
    五、行为概念的应有功能以及对本文行为概念的评析/45
    (一)行为概念的应有功能/45
    (二)对本文行为概念的评析/49
  第二节  共犯行为的重新诠释/53
    一、共同犯罪行为之间互为条件/53
    二、共同犯罪行为之间相互独立/54
  第三节  “共犯二重性”的全新厘定/58
  小结/61
第三章  共犯的定罪根据/63
  第一节  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的述评/63
    一、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概述/65
    (一)责任共犯说/65
    (二)惹起说(又称“引起说”或者“因果共犯说”)/65
    (三)不法共犯说/66
    (四)Roxin的学说/66
    (五)“结果关连不法共犯说”(Jakobs的学说)/67
    二、狭义共犯处罚根据理论论争评析/68
  第二节  主观罪过与犯罪构成关系简论/70
    一、我国犯罪构成各要件辩证关系简论/70

    (一)犯罪构成各要件之间互为前提/73
    (二)犯罪构成各要件之间存在相互包含和转化的关系/80
    二、主观罪过是犯罪构成的核心,也是行为人承担刑事
    责任的唯一根据/84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主观罪过的具体内容是定罪的唯一根据/87
    一、共犯定罪根据之具体分析/87
    二、共犯主观罪过的具体内容/89
    (一)共犯故意中的“认识因素”/90
    (二)共犯故意中的“意志因素”/92
    三、主张“主观罪过是共同犯罪人定罪的唯一根据”的积极意义/95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偏离/99
  小结/103
第四章  对“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与“单一行为人体系”的述评/105
  第一节  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理论论争述评/105
    一、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理论论争概述/105
    (一)客观理论/107
    (二)主观理论/108
    (三)综合理论(主客观相结合理论)/109
    (四)以构成要件为基础,存在着“限制的正犯概念”和“扩张的正犯概念”之间的争论/110
    (五)行为支配理论(犯罪事实支配理论)/111
    二、对以上诸说的评析/115
    (一)客观理论的评析/115
    (二)主观理论的评析/118
    (三)综合理论的评析/119
    (四)“限制正犯概念”(扩张的共犯论)和“扩张正犯概念”(限制的共犯论)的评析/121
    (五)对“行为支配理论”的评析/122
    三、本文立场/124
  第二节  单一行为人体系理论述评/126
    一、单一行为人体系的理论概述/126
    (一)形式的单一行为人结构(体系)/127
    (二)功能性的单一行为人架构/127
    (三)减缩的单一行为人架构/129
    二、对单一行为人体系相关理论的评析/129
  小结/134
第五章  现有共同犯罪理论中疑难问题的述评与新解/137
  第一节  不作为犯的共犯/137
  第二节  共谋共同正犯/140
    一、共谋共同正犯概述/140
    二、理论之争述评/141
    (一)理论之争概述/141
    (二)对上述诸学说的评析/148
    (三)“共谋共同正犯”罪责根据的解析/152
  第三节  继承的共同正犯/155
    一、“继承的共犯”成立条件及范围的理论之争/155
    (一)肯定说(亦称“积极说”)/156
    (二)否定说(亦称“消极说”)/158
    二、继承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及其罪责/160
    (一)继承共同正犯的成立条件/160
    (二)继承共同正犯的处罚根据/163
    三、“继承共同正犯”与罪数形态(一罪)关系简论/164

  第四节  片面共犯/169
  第五节  同时犯/177
  第六节  结果(情节  )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2
    一、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2
    二、情节  加重犯的共同正犯/185
  小结/189
第六章  共同犯罪的量刑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190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190
  第二节  国内外共同犯罪人分类观点述评/192
    一、国外刑法同犯罪人分类观点论争/192
    (一)争点概述/192
    (二)正犯、实行犯、主犯之间的关系/193
    (三)对国外刑法同犯罪人分类方法的评析/199
    二、我国刑法理论同犯罪人分类的述评/201
    三、本文主张的共同犯罪人分类/206
    (一)“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之刑事责任/206
    (二)“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之刑事责任/208
  小结/210
第七章  共同犯罪与身份/211
  第一节  个人特征简论/211
  第二节  共同犯罪中“身份犯”的处理原则/214
  小结/223
第八章  共同犯罪中止/225
  第一节  世界各国犯罪中止立法模式概述/225
  第二节  世界各国犯罪中止处罚根据论争及其评析/228
  第三节  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根据及原则/234
    一、日本通说关于共同犯罪中止处罚根据及原则的概述/234
    二、日本通说的评述及本文主张/236
    (一)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根据/236
    (二)共同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239
  第四节  共犯关系脱离/243
  小结/249
第九章  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的立法建议(代全文总结)/250
主要参考文献/252
我们这一代人——代后记/264

内容简介

    在刑法理论中,“共犯”一词有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与单独犯罪相对应的共同犯罪这一形态的简称;二是对实施共同犯罪之人即共犯人(者)的简称。后一种意义所讲的“共犯”一般又可分为广义共犯和狭义共犯。其中,广义共犯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以及帮助犯;狭义共犯则一般仅指与共同正犯相对的教唆犯与帮助犯。本文就采“狭义共犯”之内涵(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共犯”)。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黑暗而混乱”的“绝望”之章。总的

主编推荐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黑暗而混乱”的“绝望”之章。总的来讲,共同犯罪问题的核心也可以说是难点就在于正确揭示共犯的属性,从而合理解决教唆和帮助他人实施犯罪之人的罪责根据。本书以重新解读“行为”理论为切入点,从新的视角重新诠释“共同犯罪行为”,进而揭示出共犯的属性,解决教唆、帮助者的行为基础和罪责根据。